壟斷難題未解,“打理費”這一行業沉疴再次席卷行業。12月7日,美敦力被罰1.185億元事件持續發酵。醫療器械背后的黑色產業鏈除逐漸浮出水面,記者調查了解到,以支架為代表的醫療器械價格高企,除生產企業與各經銷商合謀促成價格壟斷的原因外,支架等產品進入醫院渠道必須給醫院上繳“打理費”已成為行業潛規則,部分醫院的打理費甚至占到患者購買使用支架產品價格的70%-80%。
萬元價差
支架經歷幾番周轉挽救患者,“身價”往往已被抬高數倍,其中國外產品尤為明顯,價格比國內產品高出近萬元。河北夏女士2014年在北京某知名三甲醫院做了支架手術,據夏女士介紹,支架分為國內國外兩個體系產品,國外產品價格為3萬元左右,國內產品價格則只需2萬元左右。“醫生在用支架的時候會根據患者血管堵塞情況來推薦產品,我們認為價格高的質量應該會更好,所以選擇價格更高的國外產品。”據夏女士回憶,當時醫生介紹國內外產品區別主要為材料和尺寸長短不同。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各大醫院均未公布支架產品的價格,有媒體在2015年報道顯示,國產支架平均價格約為1.1萬元,進口支架平均價格約為1.7萬元至2萬元。
一位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解釋稱,國外生產的支架價格較高跟知識產權和生產材料有關。“支架生產材料要求非常高,做工也較為精細因此價格會更高一些。”遼寧省某中心醫院的冠心病醫生在博客上寫道,從來源上看,支架分為國產和進口兩種,材料分為316不銹鋼和鉻合金兩種。價格上,進口支架要比國產支架貴,但這并不能說明進口支架比國產的質量好。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支架功能并無太大差異。知乎上一位標簽為心臟導管室的用戶同樣表示,國產與進口支架只有細微差別,包括支架網眼大小,支撐力,是否藥物涂層,是否可降解等各種指標,都由病人自身血管情況和介入醫生來決定,患者可以考慮自身經濟情況選擇進口還是國產,目前并沒有確切數據文章等研究進口支架與國產支架優劣。
一位愿不具名的專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普通消費者甚至是部分醫生也不清楚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的價格究竟差在哪里。“一般醫生都會以性能和材料兩個方面來作為價格差的解釋,如果患者想要知道的更清楚就會以患者的術后反應來作為差異點來解釋稱,‘進口支架術后反應會小一些’。”
灰色利益鏈
進口支架和國產支架的價格差距原因仍是謎題,但從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來看,支架價格差距或許大多來自被行業默認的“打理費”。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行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雖國外支架產品材料相對優質,但價格相差不大。國外支架的出廠價約為1000元左右,國內支架出廠價則在600-700之間。產品想進入醫院需要向醫院院長、副院長、科室主任、護士長甚至護士等多個環節繳納價格不等所謂“打理費”。部分醫院的打理費甚至占到患者購買使用支架產品價格的70%-80%。該人士表示,生產廠家價格壟斷能夠保護自身利益,即便是進入醫院需要繳納高額的打點費,生產廠家也可以通過價格壟斷的方式保證獲取較高利潤。
夏女士表示,當初在河北省某醫院進行檢查時醫生告知需要做5個支架,到了北京某三甲醫院治療僅做了兩個支架。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給患者做支架的數量由醫生來操控,部分醫生受利益驅動給患者多做支架。“國外規定醫生給患者做支架不允許超過3個,國內沒有這種規定,醫生為了多賺錢通常會給患者多做支架。一個支架醫生能夠得到的提成約為5000元左右,5個支架醫生僅提成就可以拿到2.5萬元。”
治理卡在哪?
在醫療器械市場,層層加價的現象并不鮮見。骨科手術使用的醫用螺絲釘,曾被曝出出廠價與最終用到患者身上的價格翻了20多倍。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曾表示,在一般手術中,高值耗材花費占比驚人。以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置換為例,醫生的手術費以及其他輔助費僅占醫療費用的20%-30%。另外,70%-80%的醫療費用是由耗材決定。
史立臣表示,醫療器械產品生產企業在銷售前需要到物價局進行備案,這種備案價格往往會較高,物價局一般在企業報備的價格上稍作調整。代理商在與醫院溝通時價格只要不超過備案價格就屬于正常銷售。另有業內人士稱,企業去物價局報備價格時,物價局并沒有嚴格的根據成本等情況,對價格做全面監管。這直接導致后期企業在成本與售價之間產生較大價差,讓加倍銷售變相合法化。
據悉,對于醫用耗材價格問題,相關部門已進行過調研并拿出了政策建議。有消息顯示,該政策建議主要包括加強準入管理;整頓流通秩序;推行集中采購;加強價格監管;規范臨床使用;完善支付政策。不過,目前尚未一一落實。同時,此前相關部門將“醫用耗材專項整治”作為今年整治的重點,這在歷年的整治重點中從未有過。但由于《2016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尚未出臺,具體整治措施目前也未能確定。由于耗材使用量大、品種多、規格型號復雜、專業性強,管理難度大,部分高值耗材價格高、臨床促銷及回扣現象仍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