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廣東省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醫用耗材交易系統”正式上線,拉開了廣東省醫用耗材集中上線交易的序幕。11月23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宣布,廣東醫用耗材實現全部掛網交易,并且實現了“日日交易”。
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余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掛網是過渡階段,在競價沒做好之前這種過渡是長期存在的。最終要么議價,要么競價。”
過去的幾年里,各地醫用耗材招標價格戰打得沸沸揚揚,既席卷了高值耗材,也波及到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與此同時,醫用耗材已揮別以往高利潤時代。
即便如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現象仍在。并且不同于藥品集采,醫用耗材因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信息,標準不一、名稱不符、標識不清等問題頻現,開展競價和談判采購難度重重。
集中采購尚在摸索
廣東醫用耗材交易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平臺上報名單位有生產企業3825家、配送企業5801家,已報名生效產品近50萬條,成交合同8095宗,交易金額達11.7億元。另外,平臺上每天都有議價更新,競價也由原先的每月一次改為每季度一次,采購量更為集中。
余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剛開始掛網,還不好評估效果。但很多品種的價格下降了30%,尤其是高值耗材,如心臟支架、起搏器等,從幾萬元砍到幾千元的都有。”
醫用耗材一般分為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和診斷試劑,其中,高值耗材一般用于種植、埋藏、固定于機體受損或病變部位,以支持、修復、替代其功能的醫用耗材;低值耗材多指臨床科室大量使用的醫用衛生材料,如輸液器材、棉簽。
醫用耗材往往毛利較高,分享投資總經理趙洪指出:“醫用耗材生產成本不高,售價不低,之前處于暴利時代。”
與藥品一樣,集中采購曾被認為是降低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手段。
今年7月,廣東省衛計委等九部門《關于廣東省醫療機構醫用耗材交易的辦法》出臺,規定醫療機構必須通過交易平臺采購所有醫用耗材。
“相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的政策文件很少,各省耗材集中采購開展得不如藥品轟轟烈烈,做起來也缺乏依據,難度較大。所以要么采用掛網交易,要么選擇一些品種集中采購和談判。”余峰說。
國內現有的醫用耗材采購主要參考藥品規則,目前主要有三種采購模式。
其中,廣東醫用耗材交易平臺屬于掛網采購,其優點是分類靈活、目錄兼容性強、操作性較好。但在降價方面不如競價和談判采購效果好。
第二種是集中采購,分為單純競價和雙信封。單純競價可能會出現惡性競爭;雙信封適用于功能相同、市場競爭較充分的產品,但耗材與藥品不同,很多是特異性強于共性,客觀評價指標難以確定。另外,部分耗材名稱和分類混亂,不利于競價分組,多種產品競爭不充分或同類產品的功能差異較大。
第三種是談判采購,目前開展的比較少。典型案例是此前被譽為“寧波規則”,以整個區域的耗材采購量為籌碼,通過供應商資質評審、專家品牌遴選和采購價格談判評審確保效果。
即使采用了掛網方式,但余峰認為:“耗材價格還是很高的,虛高程度比藥品嚴重,現在藥品集中采購走在耗材前面,耗材一直處于相對散亂的狀態,接下來是否可以用藥品的方法采購,仍有待探討。”
記者獲悉,廣東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分為幾步,自2015年12月18日啟動耗材交易報名工作、今年10月26日耗材掛網交易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之后,將爭取2017年實現部分高值耗材競價交易,最終實現全品種競價或議價交易。
余峰進一步透露:“下一步是競價加議價交易,高值耗材采用競價交易,其他的則采用議價方式,2017年至少會做一批高值耗材競價。”
行業小散亂
集中采購給生產、配送企業和醫院帶來不小影響。以廣東為例,三方對現行廣東醫用耗材交易平臺的反饋意見不少。
其中,生產企業對新規交易品種范圍界定不清晰、部分企業報名不積極、擔心價格被采集作為限價、產品數據維護不清晰等;醫院集中在議價交易工作量大、采購品種不齊全、配送協議未建立、采購價格難確定等;配送企業則響應合同不及時、超范圍配送及與生產企業和醫院協調等問題。
余峰坦言:“無論集中采購還是掛網采購,都是通過陽光手段壓低價格,如果這是醫院的利潤來源,那么醫院積極性就不高。如果藥品、耗材變成醫院成本,那醫院肯定有動力降低成本。”
廠商對集中采購的態度較為明顯。趙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廠商的參與意愿肯定不高,因為價格降低利潤薄了。”
與此同時,醫用耗材準入門檻低、廠商眾多、品種繁雜、各地招標制度不統一,也影響了集中采購進程。廣東省人民醫院設備科科長鄒明華指出,醫用耗材行業存在品規亂、價格亂、流通亂的問題。
品規亂是指缺乏統一質量標準和統一產品編碼。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各級協會仍在研究耗材編碼,全國統一的高值耗材數據庫也沒有建成。
另外,同類品種在材質、規格、型號等方面千差萬別;低值類耗材廠商數量龐雜,良莠不齊;產品更新換代快,廠商時常升級提價。
價格亂是指同一品種不同生產企業的價格差異很大,同一廠家品種在不同地區的價格不一致。
流通亂則是走票公司多,中間環節多。全國中小型供應商占了大多數,覆蓋面較差。醫療機構的采購自主性大,配送方缺乏統一規范。
“醫院中,醫用耗材費用高速增長,2009年到現在醫療費用中增長最快的是高值耗材。”鄒明華說。
值得注意的是,醫用耗材跨省聯合采購逐漸興起。在西部六省聯合、京津冀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啟動后,11月中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簽署了《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建立綜合醫改聯席會議制度協議》,耗材采購協同位列其中。
“現在耗材采購平臺往往是省里一個、地市多個,部分醫院還有自己的平臺。業內一直呼吁統一采購平臺,或者區域統一平臺。”余峰說。